• 打印
  • 龙井市建立“五环”工作法--构筑立体化疫情防控堡垒
  • 发布时间:2022-04-20 10:25 来源:龙井市人民政府

  

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龙井市坚持党建引领,早部署、早统筹、早实施,上下联动、创新举措,推进以一线二环三查四长五保为重点的五环工作法,构建全域闭环式防控体系,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重要遵循。

把握一条主线

做到工作部署有策略、有效果

把抗击疫情作为重大政治任务,结合州疫情防控应急专项工作专班设置情况,未雨绸缪率先成立9个工作专班,现已达到18个,形成上下一盘棋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。

实行当日办结、日清日结制度,每日调度疫情防控工作情况,及时跟进督导问效,确保各项措施及时落实、高效推进。

发挥市级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工作机制优势,由一位市委常委和一位市级领导包保一个乡镇,人大、政协班子分别包保一个街道,采取一包到底的方式统筹指导宣传、摸查、督导等工作,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、无死角。

织密织牢疫情防控体系,在乡镇领域建立三级书记一线领导机制,压实乡镇机关干部、村干部、驻村干部、农村党员四方责任,合力推动村党组织疫情防控各项任务落实、落地。依托党员联系群众“1+N”工作法,组织在村党员全面做好登门入户、核酸检测、重点管控、卡点值守等防控工作。在街道领域,构建1名社区两委成员、1名网格成员、N名志愿者的“1+1+N”联防联控机制,严格落实外来返龙人员一人一档管控机制,做到逐一筛查、每日汇报、动态管理。

紧盯二个环节

助力隔离管控降风险、排隐患

对重点隔离人员实行集中管控、巡视管控和重点管控,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隔离点点长,将密切接触者和有发热症状的人员统一进行集中隔离管控。实行人防+物防+技防的隔离管控措施,在开展巡视管控的基础上,由网格员和卫健工作人员实行一对一”“点对点管控,确保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全覆盖,无盲区、无死角。

市纪委监委联合督考中心将核酸应检必检、部分场所关停、流调溯源、社区管控等作为重点监督内容,重点对99个核酸检测采集点7个乡镇和5个社区居家隔离管控、26家快递物流消杀、102家营业场所扫码测温、9所幼儿园关停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,切实做到隐患问题早发现、早提醒、早部署。

落实三查任务

确保排查任务底数清、情况明

抓好网格普查。组织发动三长人员开展敲门行动,做到逐一筛查、每日汇报、动态管理,累计排查来龙返龙人员1.2万余人。

抓好联动排查。实行通勤干部管控,与交警部门做好沟通对接,及时统计确需回到工作岗位通勤人员的基本信息,返龙后进行三轮核酸检测,均为阴性方可回到工作岗位。

抓好空房复查。实施以房查人,对城区空房户和封条破损情况进行复查,发现封条破损情况及时联系网格员进行核查登记,最大限度防止来龙返龙人员漏排漏报情况发生。

创新四长机制

构筑全员核酸检测高速通道

创新建立四长机制,确定24位市级领导一对一”“点对点包保城市领域24个核酸检测采样点,搭建起市级领导任指挥长、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任点长、疫情联防工作组社区工作者任组长、市直部门科级领导干部任楼长的四级联动纵向到底的组织领导体系,构筑上下联动、互联互通的高速通道

发布红色动员令,组建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,动员全体在龙党员干部参与全员核酸检测工作,协助组长做好采样点的环境消杀、卫生清理以及引导群众扫码测温、维持秩序等工作;安排其余党员志愿者配合各楼栋长,下沉到各小区、楼栋内,分批分时通知辖区待检测人员到场,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实行入户采样,切实做到不落一户,不漏一人。

提供五项保障

保证战力量队伍稳、干劲足

提供组织保障。疫情发生后,市级领导率先垂范,严格执行两点一线制度,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统筹协调工作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成立15个临时党支部,筑起阻隔疫情的安全屏障

提供联动保障。充分发挥市总工会、妇联、团市委群团组织优势作用,推动群团组织的力量、资源等向基层一线下沉。

提供服务保障。加大关心关爱力度,全力保障下沉一线的党员干部、志愿者、社区工作者、网格员等人员的安全,及时采购、调配疫情防控物资,帮助解决后顾之忧。

提供消杀保障。坚持每日对定点医院、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进行两次以上预防性消杀,对全市医疗废物及医疗废水收集、贮存、转运、处置环节实施全程监管,对设施运行、消毒杀菌等工作进行监督,确保废水及时消毒,医疗废物做到无害化处置。

提供政治保障。将疫情防控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阵地,对表现突出、勇于担当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年度考核中优先评优,对履职尽责、甘于奉献的两型干部优先考虑提拔使用。同时,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,不断充实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,确保优秀年轻干部源源不断,有人可选。

 


政府服务 字体-缩小 字体-复原 字体-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