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8日,延边州驰援长春市南关区执行防疫消杀保障任务分队启程回延,队员陈健很激动:“结果是好的,终于胜利了。”数数日子,他们这批以民兵志愿者为主体的消杀分队整整奋战了14天,从春寒料峭到杨柳抽芽,这场“战疫”让他们有所舍弃,亦有所收获。 1993年出生的陈健是一名退伍军人,也是龙井市的基干民兵队员,在龙井市人武部工作。从接到命令到整装待发,从胆颤心惊到从容不迫,这14天的一切,仿佛又回到了曾经演习的战场,只不过这是一场真实的没有硝烟的“战争”,而自己却是以另一种身份再次淬炼。 起初,龙井市共号召招募87名基干民兵志愿者,陈健虽然报名,但因体格小,并未被选入延边州首批消杀分队名单,“4日上午快10点我接到的命令,消杀分队中有1名志愿者临时有事儿去不了,我就顶了上去。”到达长春市南关区,陈健和他的“战友”们开启了这场“八百里加急”的抗疫支援。消杀作业开始前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,在个人防护上他不担心,但让他始料不及的是工作强度带来的疲劳反应,“我们负责的多是老小区,每人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消杀作业,每个单元楼7到10层不等,没有电梯,全靠脚力。” 4月5日第一天,陈健完成了36个单元楼道1.5万平方米的消杀作业。“第一天没感觉出来,第二天腿肚子酸疼用不上劲儿了,下楼得一点点儿挪。”这样的工作状态,他用了5天才适应过来,最多的一天,他消杀了39个单元1.6万平方米。“7时45分穿戴防护服,8时许出发前往作业小区,8时20分许开始作业,11时30分完成上午作业,用20分钟时间吃午饭,12时开始消杀,15时许完成下午作业。”这是陈健每天的“作息”时间表,同时还要克服作业时口渴、防护服闷热这些问题,晚上回到驻地,嘴唇裂的干巴巴的疼。“这些困难都能克服,最怕的就是来自其他方面的委屈。11日晚上,我跟1岁半的姑娘视频,她都不叫‘爸爸’了,跟我一点儿都不亲,我这心里挺不是滋味儿。”紧接着13日早上,陈健肠系淋巴结炎的老毛病又犯了,疼得直不起腰,休息了一天。第二天,赶忙回到了一线…… 截止到4月17日,陈健累计消杀面积11万平方米,其所在的龙井消杀一分队25人累计消杀面积达134万平方米,圆满完成了消杀任务。 4月18日下午工作队抵达龙井,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,陈健就能与女儿团聚,彼时“疫”散花开,是家人相逢最温暖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