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打印
  • “1+2+N 您‘码’上说,我马上办”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工作法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12-04 09:15 来源:龙井市人民政府

  

邻睦风亦暖,家和人自康。邻里之间和睦相处、互帮互助,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。梨园街道属城乡结合区域,存在辖区面积大、居民居住分散、人员构成复杂以及民族融合等问题,为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,梨园街道创新实施“1+2+N 您‘码’上说,我马上办”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工作法,探索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、龙井特色、梨园特点的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的实践之路。

一、“一个中心”整合资源,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

梨园街道聚焦阵地建设,在综治中心创新打造“梨小二智慧指挥中心”,确保统一指挥、统一部署、统一调度,设置信访代办窗口、法律援助窗口、矛盾纠纷调解等窗口,与信访、司法、检察院、法院、公安等部门进行轮驻办公,针对辖区产生的矛盾纠纷,开展法律援助,矛盾化解等工作,实现前台分流、窗口受理、后台办理、流程跟踪,着力提升基层治理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建立起邻里矛盾纠纷化解统筹协作机制和“71530”矛盾排查化解机制,做到小矛盾7日化解、大矛盾15日化解、疑难矛盾30日化解。累计召开联席会议30余次,开展法律援助23次,化解矛盾纠纷98件,将矛盾纠纷防范在源头、化解在基层、解决在萌芽状态。

二、“两级联动”搭建桥梁,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智治格局

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,创新打造“梨小二”智慧治理服务平台,通过与龙井市“海兰江e站”数字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两级联动,推行“群众点单、社区接单、街道派单、部门领单”管理模式,畅通基层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平台设置专人监管,第一时间收集居民群众的社情民意,进行线下走访,由网格、社区、街道自下而上进行逐级研判处理,无法解决的事件通过“街道吹哨,部门报到”,转办至有关部门,共同研究解决方案,打破领域壁垒,实现资源共享、信息互通、工作联动,构建智慧治理“闭塞环”,确保建立起“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”的全域化协同治理新格局。截至目前,共解决矛盾纠纷50件,化解率达100%。召开联合执法会议30余次,联合相关部门化解事件39件。

三、“多元一体”共建共享,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自治效能

持续扩大党组织有效覆盖,构建基层治理“桥头堡”,以自治为中心,更大程度汇聚邻里力量。建立网格三级包保体系,深度挖掘社区资源,充实网格治理力量,依托业主委员会、物业管理委员会,加强网格和物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。推行“四步议事工作法”,累计开展居民议事协商活动50余次,化解邻里矛盾纠纷50余件,吸纳辖区内“两新组织”、居民党员、志愿者等人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,组建“阿爸吉”“阿妈尼”义务巡逻队,现辖区共有6支志愿服务队,志愿者89人,巡逻队员46人,常态化开展治安巡逻、排查矛盾纠纷等活动100余次,致力形成“有呼必有应”的党群互动模式,全面激活自治“邻聚力”,推动形成互帮互助、共商自治的邻里守望新格局。

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梨园街道通过“1+2+N 您‘码’上说,我马上办”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工作法厚植为民情怀,把坚持好、发展好、运用好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永恒课题,走出一条人民在哪里,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就覆盖到哪里,人民的需要在哪里,为民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边疆特色社会治理实践新路径。

 


政府服务 字体-缩小 字体-复原 字体-放大 打印 返回顶部